6月3日,記者從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了解到,我國水處理劑生產格局正發生變革,水處理劑生產基地從常州轉向山東棗莊,棗莊躍居為全國最大的水處理劑生產基地,而且呈現出產能向大型龍頭企業集中的趨勢。
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秘書長楊玉琦向記者介紹,江蘇常州大多數水處理劑工廠聚集在城鎮中心區,工廠面臨搬遷。由于常州地區水處理劑生產廠家規模普遍較小,化工園區用地緊張,工廠無地可搬。因此,部分工廠轉型為服務商或壓縮產能,部分工廠直接關停,常州產能大幅減少。常州水處理劑行業發展早,都是既生產藥劑又做服務的綜合企業,發展緩慢。而棗莊引領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――定位為藥劑生產商,只做藥劑生產,將產銷量規模做到了全國最大。
目前,棗莊形成了水處理劑(阻垢緩蝕劑,有機磷酸鹽,分散劑,殺菌劑,殺菌滅藻劑,粘泥剝離劑,反滲透阻垢劑)產業群,產銷量近20萬噸。其中泰和連續四年全國銷量第一,今年銷量有望達到15萬噸,而且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出了連續化生產工藝,實現了多種水處理劑大規模生產。
據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,去年常州地區共出口工業水處理劑4.6萬噸,貨值5508.09萬美元,出口數量和金額同比分別下降9.98%和3.26%,這也是近十年來常州地區水處理劑出口首次出現降低。